汽车圈“妖魔化”的上半年终于结束了

首页>资讯 > 正文
2023-07-11 16:45:10

来源:快科技

刚刚进入下半年,汽车行业搞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维和行动”。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包括比亚迪、长城、特斯拉在内的16家车企联合签署了一项承诺书——《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承诺书的前两条重点提到,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要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

图源:网络


(资料图片)

《承诺书》签署一天后,“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的表述被主动删除。而《承诺书》发布的意义,和它今后能起到的作用,一时间仍然无法解读。

这项承诺书的背后,其实指的就是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竞争。而价格战究竟是否具有合理性?它在为用户带来更低价格的产品的同时,对整个市场和产业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恰恰是今年上半年备受争议,和让诸多车企感到煎熬的话题。

此次参与签署《承诺书》的16家车企,分别为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重汽、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吉利、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

可以说,核心汽车集团、大自主、头部新势力们,甚至包括第一个卷起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的特斯拉都来了。

一场看似推动行业公平公正的承诺背后,却出现了一些更加矛盾的情绪。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特斯拉售价最便宜的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卷的燃油车越来越无还手之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到底是变得更好了?还是竞争环境更差了?

确实谁也没想到,去年还在不断涨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转眼在今年价格战就愈演愈烈,去年消费者还在加价买车,今年就变成了“等等还能更便宜”。

刺激还有新车上市发布会也开始变成口水战,汽车媒体们甚至沉迷于“角色扮演”,一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硝烟的气息。

明明上海车展上德系大佬们都包机前来组团膜拜了;明明中国品牌也能造出百万级的电动车了;明明插混可以卖的比燃油车还便宜了;明明欧洲已经开始恐慌中国新能源汽车很可能侵袭本土市场了。

明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很硬气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点这个行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变得有点妖魔化的走势了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凭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发展势头,中国消费者终于能够买到全球最便宜的电动车了。当然,消费者对于产业链深陷价格战的阵痛,以及舆论战让一些汽车企业深陷品牌伤害是没有感知的。

所以,当这个行业准备看似握手言和的背后,是诸多消费者的不理解。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其实在这一活动上的发言,点到了问题的本质:行业内还出现了一些不明确、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非资本因素参与、非市场化逻辑导致竞争格局的构建进一步复杂化。

那么,一份承诺书能让这个行业就此回归正常的竞争状态吗?产业链上下游利润越来越少需要如何解决?用户期待的高性价产品是否被就此被打压?

这些不解的疑惑,都来自挺高兴也挺糟心的上半年,也不妨让我们回顾下。

中国车市最畅销的已经不是大众了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上险量超越大众,此后的三个月,比亚迪还在持续刷新单月销量纪录,与大众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说,比亚迪彻底改写了中国汽车市场外资居高的格局。

图源:比亚迪汽车

似乎大众也认可了短期内这种无法改写的局面,6月下旬,大众汽车集团CEO奧博穆在资本市场日上提到了大众汽车集团经营目标的一项重要调整:

从过去追求销量最大化调整为追求价值最大化。

这是因为,大众发现,过去那种通过销量提升利润的策略已经无法实现了,在中国这个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保住第二的前提下,大众必须重新思考盈利问题。

如果大众已经感受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难过,日系甚至豪华品牌BBA们又何尝不是,可以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依靠新能源打败了传统燃油巨头的历史性时刻已经到来了。中国品牌也渐渐脱离了过去汽车市场上来自合资品牌的威胁。

价格战会就此停止吗?下半年合资品牌会拉开价格战新的序幕吗?反正大众、凯迪拉克已经开始了。

竞争不会停止,并且还是那么残酷。

扎心,新势力依然不赚钱

好消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好了,坏消息,并不是人人都赚钱。

尤其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话题度甚高的新势力们,似乎并没有乘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东风越走越顺,尤其是上半年,蔚来和小鹏眼看就要成为难兄难弟。

今年一季度蔚小理的财报,理想笑傲群雄,蔚来、理想不忍直视。虽然理想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第三次盈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势力就此终于有了一家连续盈利的车企。接下来,理想在纯电、补能以及智能驾驶上还有大手笔的投入,虽然理想账面资金充裕,但是长期盈利仍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图源:微博

新势力们亏着钱,自主巨头们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能拿出好看的财务数据的车企并不多,价格战对车企的承压能力消耗太大了,转型的投入也远超想象。

所以为什么整个行业在叫苦,因为钱都让比亚迪和特斯拉赚了。

好在,也有一些品牌终于要借助新车型熬过那个困难的周期了。最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微博称,G6上市后订单火爆。转机可能就要出现。

中国终于成为全球汽车最大出口国

自去年我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后,今年一季度又超越日本,中国终于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而拉动出口量上升的,当然是新能源汽车。

图源:网络

仅仅今年前5月的乘用车出口量,就已经接近2021年全年的汽车出口量。虽然这其中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带动了一部分出口量,不过,今年前5月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主力了。

比如,今年前5月,比亚迪的出口量突破6万辆,超过了比亚迪去年全年的出口量总和。

再比如,东南亚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拉动本土产业链、建设渠道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而这些市场,原本都是日系的重要出口市场。

当然,中国品牌的野心还包括欧洲,这也为德国汽车品牌们带来了跟大的转型压力。

上汽已经宣布要在欧洲建厂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新一阶段的全球化已经来了。

出海,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燃起了希望。

卖纯电的干不过卖增程的

乘联会预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53万辆,同比增长44%。不过,插混+增程的增速,远超纯电动车型的增速。

从上半年各个品牌的表现更加不难看出,上了增程的企业销量涨势喜人。零跑C11增程版上市后,零跑月交付达到了过万的成绩;长安深蓝直接将打造行业第一增程品牌为目标。从上半年的交付量表现来看,新势力前三都被增程包揽了,理想、零跑、哪吒交付量远超蔚来、小鹏。

图源:网络

媒体们也开始乐衷于问只造纯电的车企,“打算上增程吗?”然后问造增程的车企,“啥时候造纯电?”

好像卖增程是错,不卖也是错。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里还暗暗较着一股劲:造插混的看不起造增程的。但是市场给出了现实的一票:卖纯电的特斯拉、卖插混的比亚迪、卖增程的理想,最终靠的都是成本优势。

归根到底,技术路线之争、新能源终极发展形态的讨论,都逃不开用户的灵魂追问:你的性价比究竟在哪?

所以说,与其纠结别人的技术路线,不如多研究研究市场,理解用户,永远不会吃亏。

新能源卷杀燃油车,价格战太猛了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成功带火了一个词:冠军版。

想卷同级别竞品吗?出个冠军版吧。而油电同价,也把市场竞争推向了高潮。

这也侧面反映出,今年上半年车企卷的太过猛烈,价格战甚至直接在新能源与燃油车之间爆发。

再也不会有人抱怨同级别新能源车型比燃油车贵了。

被卷的最懵的大概就是日系品牌了,过去一度需要加价买的汉兰达,已经连续几个月月销不足5000辆了。以前一项在混动车型定价强势的日系,今年也放低了姿态,比如6月上市的皓影,不但拉低了混动版门槛,PHEV版本价格与混动版价格相差也并不大。

在中国市场一再下滑的日系,虽然没有加快电动化的速度,但是在定价这一块儿,已经懂得,“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是多么重要了。

贾跃亭的车终于上市了,但是交付还是延迟了

5月开始,贾跃亭的微博开始频繁更新,还开了抖音号,因为将近十年磨一剑的FF91终于上市了。

图源:微博

但是这款定价高达200万、并且需要全款预定的车型早已让汽车市场失去耐心,整个行业对于这款车型的讨论,甚至远不及对贾跃亭何时回国的关心。

整个6月,法拉第未来也在上演着独角戏。FF91上市后不久,又迎来了延迟交付的消息。6月底,FF又宣布获得了1.05亿美元融资承诺,可以继续生产。

FF依然像坐过山车一样生死未卜,但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又何止贾跃亭一人。

当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现实也就愈加清晰:

造车不是为梦想买单。

贾跃亭该醒了,沈晖也该醒了。

汽车圈裁员最狠的竟然是自动驾驶

身在汽车圈,大概很多人可以感受到,汽车行业并没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显示出蓬勃之势,裁员潮时不时就会上演,行业的转型正在伴随着激烈的阵痛持续着。

自动驾驶堪称重灾区。

除了大众启动全面重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日子更难,这是全球性的,而非仅仅在中国,很多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或自动驾驶业务线都经历了人员重整。

对于自动驾驶这项需要长期投入、商业化速度慢的技术,资本市场早已表达出了不乐观的情绪。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在应对电动化转型上,福特在欧洲和中国也开启了大规模裁员。

技术投入过高需要裁员,转型过慢需要裁员。自动驾驶风口的冷却恰恰印证了汽车行业在坚持技术驱动、长期价值与渴望商业化变现之间的矛盾。

不过,近日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到,特斯拉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很多从业者知道,这个行业又要卷起来了。

卷,有时候也是好消息。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热讯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